据悉,这已经是Keep第三次递交招股书。早在2022年2月和2022年9月,Keep就曾先后两次递表,但结果都是失效。此次成功通过上市聆讯,则意味着Keep已经拿到了港交所的“门票”,离上市只差一步。
何时能盈利?
作为运动科技领域新兴独角兽,Keep的发展和上市一直受到市场关注。2021年11月,Keep完成了一轮3.6亿美元的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等机构跟投,GGV纪源资本、腾讯、五源资本、时代资本和BAI资本等老股东也追加了投资,此轮融资使Keep的估值在当时就达到20亿美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Keep已经完成近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6亿美元。由此,Keep成为健身科技领域当之无愧的独角兽,创始人王宁也成为创业明星。
不过,尽管有了许多明星资本加持,Keep的IPO之路也并没有那么顺利。与多数准备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一样,外界一直在关注Keep何时能上市,也同样关心Keep何时能盈利。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Keep实现营收4.47亿元,同比增长7.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第一季度经调整后净亏损金额明显收窄,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55亿元降至1.18亿元。2020-2022年,其三年累计亏近16亿元。
根据陈述,2023年第一季度Keep营收增长主要由于虚拟体育赛事的收入增加,亏损的减少主要源于品牌及营销推广开支及其他相关开支减少和毛利的增加。文件表明,Keep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未来三年内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健身内容开发和多元化、品牌宣传推广及一般企业运营资金。
运营数据方面,Keep平台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度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970万、3440万及3640万。Keep平台的会员渗透率由2020年的6.4%增长至2021年的9.5%,并进一步增长至2022年的10.0%,远高于2022年中国行业平均值5.8%。
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线上健身行业前景可观,但光是环伺的对手就使得Keep的生存充满挑战,加之其自身尚待解决的失血问题,Keep能否借助IPO实现更大的发展,其需要讲出新的故事。
港股IPO集资活动放缓
从宏观环境看资本市场表现,今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活动放缓。德勤报告显示,以2023年上半年的新股融资总额计算,港交所上半年跌出全球前三位,排名第六。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IPO数量约为28只,募资总额为162.62亿港元,同比减少14.63%。2022年同期,港股有22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达190.49亿港元。
不过,仍不少企业等待敲开港股市场的“大门”。6月23日,Dmall Inc.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瑞信及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据资料显示,多点数智曾于2022年12月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过上市申请。
德勤此前发布报告预计,港股IPO将在2023年重拾升轨。港交所推出的“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即将推出的全新新股结算平台FINI、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将进一步刺激港股市场。普华永道预计,下半年新经济企业将继续在港交所上市活动中保持活跃。普华永道预计,2023年将有约100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全年IPO总融资额将介于1500亿-1700亿港元。
校对:祝甜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网友TheChaos7777在和ChatGPT聊天的过程中,发...
,努比亚红魔27英寸电竞显示器4K版618活动直降500元,活动...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摩根大通本周裁员约500人,主要来自...
并蒂花开,光芒绽放!5月25日,在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手握独家专利品种疏风解毒胶囊这一核心产品,安徽济人药业股份有限公...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